他表示,只要指数反映的趋势正确,对市场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指数的底部和顶部和市场真实的顶部和底部有一定偏差,就像现在,指数也正在回调,只不过比真实的市场价格要偏高一点,反映了趋势,但某些时候并未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价格。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陕煤化集团完成煤炭产量1.02亿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09亿元,资产总额增加到1940亿元,利税总额248亿元。此外,伴随着陕煤股份的上市,陕煤化集团近年来累计融资将达到千亿元,为跻身世界500强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2011年,陕煤化集团再次新增了225亿吨煤炭资源储备,取得了小保当一号、二号、榆阳矿区曹家滩等约225亿吨煤炭资源的开发权,规划拟建的王峰、西卓、山阳等14对矿井,全部进入了国家规划项目,为十二五、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老矿井中具备资源条件的矿井实施了产业升级改造,使采煤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6%以上。十一五期间,陕煤化集团创造了与央企合作的三峡模式:引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180亿元,合作建设蒲城180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深加工大型清洁能源化工项目。它意味着集团的发展路径不是单一的纵向发展,而是多元的纵横关联。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这是陕煤化集团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后制定的发展战略。
值得一提的,集团公司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工建设阿根廷火地岛80万吨天然气制尿素项目和吉尔吉斯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炼油项目,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充分发挥了煤化工产业在集团各版块中的主导作用。煤炭生产结构和安全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它的好处是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而即将出台的《规划》可能要给地方热情浇上一盆凉水。依目前被搞清楚的数据来看,总结煤炭十一五规划所呈现的数字,并不会让制定者感到舒服。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则为了财政收入想方设法制造潜在的阻力。但现实并不像美国人理解那么简单,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二个年头,且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依然没有和公众见面。
当然,要明白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还需要了解一下背景资料。以煤制天然气为例,目前只有4个在建项目正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而实际上全国该类项目达30个,仅新疆一地就有14个。
依目前的行业五年规划来看,这个貌似鸿篇巨制的文本,实际上就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去年,国家能源局曾为此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这就是说,从资源宏观战略上思考问题的国家,和与关心财政增长和业绩考核的地方,两者之间存在很大争议这也成为煤炭十二五规划跳票的另一个原因。调控的博弈先看看国家能源局这边,煤炭十一五规划跑偏后,这一次他们的表现显得更为激进在去年5月,他们就颁布了《煤炭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里面的数据提到,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7.9亿吨,比2010年增长5.5亿吨,而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2.4亿吨,比2005年增加8.9亿吨。
比如在十一五规划中,内蒙古2010年的煤炭产量设定在3.8亿吨,而实际的产量竟是7.87亿吨,是原先计划的两倍多。而坏处则显而易见没有中央调拨的物资投入,再好的项目也没法上马。其实最令地方政府抓狂、也是给GDP增长致命一击的,是国家制定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方案这也将在《规划》中有所体现。那些晦涩难懂的数量指标呈现得并不多,但制定者依然需要谨慎地拿捏精准,如果与现实偏差太大,规划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这让国家能源局感到压力很大,刘铁男曾公开表示,目前报给发改委的煤化工项目超过了100个,有煤的、没煤的都在搞,但开工率普遍不高,这种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转化率低的产业,必须提高准入门槛。这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月24日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知道,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之久了。刘铁男曾强调,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为了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不是开会商量跟地方讨价还价。
刘铁男是在去年年初上任的。传言中,2月27日会是公布日,我们把电话打到能源局政策法规司一位工作人员那里了解情况,得到的答案仍是不确定至少在周六截稿前还是这样。类似的还有2010年全国煤炭总产量实际是32.4亿吨远远超出了原先26亿吨的设计量。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对上面的规划也有了更多变通的手段。从各省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意见来看,只有北京、浙江、山东三个省市弱化了经济增长指标,其余的省市都准备为GDP大干一场:8个省市在追求10%以上的增长,16个省市追求12%以上,包括福建、山西等7个省市甚至提出了翻一番的目标。以至于去年山西吕梁因煤矿过度开采,导致村庄大面积塌陷这成为国家支撑增量减少的最佳理由之一。
如此,《规划》尚未公布也许不是件坏事目前,越政府总理已要求煤炭矿产工业集团(Vinacomin)牵头寻找煤炭进口市场。
目前,越南主要从澳大利亚和印尼进口煤炭。据越南《劳动报》报道,越工贸部拟提议政府以合理的机制鼓励企业和投资商赴外国寻找新煤矿,以收购煤矿、投资勘采或从新兴市场进口煤炭的方式为越国内增加煤炭来源
据越南《劳动报》报道,越工贸部拟提议政府以合理的机制鼓励企业和投资商赴外国寻找新煤矿,以收购煤矿、投资勘采或从新兴市场进口煤炭的方式为越国内增加煤炭来源。目前,越政府总理已要求煤炭矿产工业集团(Vinacomin)牵头寻找煤炭进口市场。
目前,越南主要从澳大利亚和印尼进口煤炭尽管供应增长,铜市仍然紧俏,Tulpule称,经过去年的罢工,力拓预计成本上升和供应中断的问题将继续。据全球第三大矿商力拓预计,焦煤和铜市场仍维持紧俏,而铝的利润空间正在被挤压。力拓正寻求出售在新西兰和澳洲的多数铝业务,它对铝市场的看法仍然偏空,由於成本上升且铝价维持疲软,炼厂将面临利润受挤的状况。
力拓首席分析师Vivek Tulpule为悉尼演说准备的幻灯片中提到,2012年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受到全球经济增长全年改善的支撑,但不排除出现类似2011年那样的波动时期。他称,因此焦煤市场将维持偏紧平衡,中国以外的国家会在2012年和2013年帮助提振需求。
焦煤和铜市场维持紧俏,铝业利润空间受挤力拓首席分析师Vivek Tulpule为悉尼演说准备的幻灯片中提到,2012年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受到全球经济增长全年改善的支撑,但不排除出现类似2011年那样的波动时期。
据全球第三大矿商力拓预计,焦煤和铜市场仍维持紧俏,而铝的利润空间正在被挤压。尽管供应增长,铜市仍然紧俏,Tulpule称,经过去年的罢工,力拓预计成本上升和供应中断的问题将继续。
他称,因此焦煤市场将维持偏紧平衡,中国以外的国家会在2012年和2013年帮助提振需求。力拓正寻求出售在新西兰和澳洲的多数铝业务,它对铝市场的看法仍然偏空,由於成本上升且铝价维持疲软,炼厂将面临利润受挤的状况。焦煤和铜市场维持紧俏,铝业利润空间受挤吴永平说,山西正在推进山西煤炭学院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雁北煤校示范学校建设,中煤保险正式运营,以教育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推动山西由煤炭生产大省向煤炭生产服务大省转变。吴永平介绍,山西煤炭工业正在依托循环经济模式和发展高端产业实施转型。
如今,山西的产业结构与当年的鲁尔区相类似。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20亿吨,外调80亿吨。
山西省一位煤炭界资深专家说。山西晋煤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基地。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